首页 > 中东游记 > 中东的美 不是谁都懂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
圣墓教堂内景:
圣墓教堂出来后,我们走到了哭墙。耶路撒冷飘着雨,哭墙前仍有很多人捧着经文在那诵读祈祷。男女分开参观,男人进去时候发一顶小白帽。因为在犹太教里,头顶对着上帝是不礼貌的。我观察了女性这边,犹太教的女性也都裹着头巾在哭墙前,我的披肩派上用场了,我也裹着去了。这天是周六,安息日,整个哭墙禁止照相。
在耶路撒冷老城里随意逛逛:
大马士革门,出了这就是穆斯林区了
天色渐晚,走出耶路撒冷老城,从雅法大街上走回去。日落后安息日就算过去了, 公交开始恢复,商店紧闭的大门也开始陆续开门。
找个地方吃饭。
吐槽下以色列的食物。我算是适应性非常强的人,去哪里都尽量天天吃当地的特色传统食物。回来还会想念,还在北京寻找。可是以色列,真的没啥好吃的。
如何在以色列点快餐?
馅儿基本分两种:falafel (油炸蔬菜丸子)和shawama(牛肉、鸡肉,和国内偏僻落后商区里的土耳其烤肉造型一样)
这样婶滴:
选好馅儿后,还得选用什么饼包,PITA就是口袋一样的饼,也可以选择大平饼卷起来,还可以选择盘子平铺,当然价格也有所差异。会配鹰嘴豆(Hummus)酱,以及各种泡菜蔬菜。
主要就是这个。满大街都是这种卷饼
4月初,气温就很宜人了。
先去锡安山看大卫王墓。
以色列的第二个王,耶和华上帝选择他替代扫罗,耶和华上帝应许说他的一个后代(即耶稣基督)将会永远地统治大卫的王座。《圣经·旧约》中的《诗篇》的多部作品都被认为是大卫王的创作。
曾经阿拉伯人不承认有大卫王这个人,这样等于耶路撒冷从理论上就不属于犹太人,后来大卫王的墓被找到。
也是男女分开参观。我在女士这边不让拍照,并且刚看一眼就让我和一个欧洲游客赶紧离开。男人这边,可以拍照逗留。
仅次于哭墙的犹太教圣地,他们在这祈祷
看完以后可以上屋顶看一看,阳光甚好,心情大好
紧靠大卫墓的锡安门外,是耶稣的母亲长眠的地方玛利亚永眠堂,还有《最后的晚餐》的那个房间,不过在我去的那天都没开放
圣殿山是伊斯兰的圣地。说中犹太先祖亚伯拉罕祭拜上帝的石头就位于这个清真寺内的正中央。
圣殿山也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圣殿就位于此处:第一圣殿建于前967年,前586年被摧毁;第二圣殿建于前515年,公元70年被摧毁。犹太教徒还相信,这里还将是弥赛亚到来时重建第三圣殿的地点。而阿克萨清真寺就建在圣殿原址之上。
圣殿被毁之后的5个世纪中,耶路撒冷一直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时期,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中心,建造了圣墓教堂。
所以,圣殿山成为世界冲突的的焦点。
门口要排队安检的,过完安检才发现,这就是哭墙旁边的那个木头栈道,走上去就是著名的圆顶清真寺了。
栈道上俯瞰哭墙
我的领口并不低,但是刚进门马上就被一个老爷爷阻拦住了,指手画脚让我把领口往上提。这才猛然想起到了穆斯林区。啊哈,我等这时候好久了,因为准备了花头巾呀。
背后是隐隐约约的圆顶清真寺
第二站:耶稣背上十字架
现在是天主教圣方济各会的教堂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教堂顶上的荆棘十字架标示对他的羞辱
内有背上十字架的雕塑
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跌倒。
在这里沉重的十字架把耶稣压倒。如今在这里是一座波兰小教堂。教堂门楣上的雕塑,展示耶稣跌倒的情景。
三四两站在一起,都在这张图中。
如今这里是一座小小的亚美尼亚教堂。去的时候正赶上仪式。
带耶稣去的时候,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搁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随耶稣。
第六站如今这里是一座小修女院
第七站 耶稣在这里第二次跌倒
第八站 耶稣对耶路撒冷的妇女讲话。
这里现在是一座希腊修道院的北墙。
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乾的树将来怎么样呢?”
耶稣预言了将来耶路撒冷的毁灭和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第九站 耶稣第三次跌倒。
现在圣墓教堂东北的院墙外
遇到有人重走苦路十四站
第十站到第十四站都在圣墓教堂内。周日圣墓教堂里太多,挤不进去。昨天也看完了,就作罢了。
第十站 耶稣在这里被剥去外衣。
第十一站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第十一站位于圣墓大殿内东南角的楼上。游客排队去下方的空间里单独交流。
走出圣墓教堂,教堂外的小广场上阳光正好
客西马尼园
现在的客西马尼教堂是上世纪初在原来建筑的遗址上修建的。
耶稣用完了最后的晚餐,他预感到自己受难的时刻临近了,便来到客西马尼园祈祷,他极其悲痛汗如血珠滴在地上,在对上帝做了三次祷告后,逐渐恢复了勇气和自信,耶稣决心坦然地接受未来的苦难,这时,犹大带着祭司长等人前来捉拿耶稣,
犹大按照约定的暗号:与谁亲吻谁就是耶稣。当他走到耶稣跟前叫了一声:老师!,并上前亲吻后,耶稣说:朋友,你要做的事就做吧! 随后他被捕……
全是橄榄树
万国教堂 耶稣被出卖后渡过最后一夜的地方
到橄榄山顶上,可以俯瞰老城的全景
一直在考古。门票也是为了捐献给考古队
哭墙又称西墙,我们所见的哭墙只是哭墙的一小部,只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第二圣殿的西墙,埋藏在这地道里好长一段。
在昏暗的地道中,随时可见一些小角落,有虔诚的犹太妇女在这里捧着她们的圣经祈祷。
地道里还有只对犹太人开放的一段西墙,和我们不是一个入口,在楼上隔着玻璃看他们。他们在下方大声地朗读圣经,有的读到激动处甚至大声哭泣跺脚。
西墙在有一块巨大巨大的石头。解说告诉我们,这块石头是个谜至今也没弄明白是怎么搬上去的。通过密度测算,有600吨重。无论怎么假设,都无法解释得通。
继续往前会走过一段好长的地道,都是西墙。
穆斯林占领了耶路撒冷后,在圣殿遗址上继续盖他们的家园。而我们现在所站的这里,就成了他们生活用的蓄水池。从洞里放桶下来,打水上去。
沿着西墙一直走,路上有一个地方可以往下看,看被罗马人毁掉的第二圣殿。每一块石头上原先都画有壁画。我们现在依旧可以看见一些断壁残垣,壁画在石头的残败中面目全非。
走到尽头。西墙原先是城墙,我们今天走的路是曾经城墙外的一段路,他呈缓坡抬升。到这里没有了,走到了尽头。尽头看到有石头暂时封起。地上有还没用的石柱,暂时停止了修葺。为什么那会要停止,不知道。
考古仍在继续,还有好多的志愿者投身到地道的探寻中来。他们一个个跳下去,用手清理出泥沙。清理出又一个被阿拉伯人用来储水的蓄水池。
海法港。真是美炸天
巴哈依花园依山而建,背靠有“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尔山麓,迎面吹来地中海温暖、湿润的海风,以金色穹顶的主建筑为中心发散,形成19 级巨大的平台式阶梯,自山脚至山顶绵延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