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旅游资讯 > 正月十五看花灯 2013年南京元宵灯会指南
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的高潮,夫子庙的元宵节到处都被各色的花灯充盈的年味十足。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红红火火热闹了几百年的民间传统花灯市场最受市民喜爱。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黄,花灯红,清徐闹花灯,雪打花灯好年景。”这首流传在清徐当地的民间歌谣,相传已久。反映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壮观情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自古到今,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已成民间习俗。大红灯笼悬挂于门庭,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还能增添节日气氛,主要是有祭祀的说法。
每年的正月十五那天据说至少五十万人涌入夫子庙,几公里外就开始戒严。元宵节夫子庙到处都被各色的花灯充盈的年味十足,南京人的过年习俗:逛夫子庙看花灯。过年要是不买一两盏花灯回家,就觉得少了点年味儿。夫子庙的灯会最大众化的就数各色的荷花灯了,看这些色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花灯,好心情自然而来。
秦淮河夜景
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当时的盛况堪称全国之冠。明初以来,南京的元宵灯会活动就逐渐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20世纪以后,灯会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秦淮灯彩的扎裱技艺也不断提高,并推动了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发展。
秦淮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
南京夫子庙夜景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目前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每年的秦淮灯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他们在领略秦淮灯会、感受金陵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巨大,作为南京地区的特色文化空间,它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随着元宵节临近,从正月十三起,夫子庙将迎来又一轮观灯高峰。据悉,花灯市场将持续开到正月十八(27日),其中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15:00起暂停,因为灯会人流量巨大。门东的灯展和小吃联展也将在正月十八晚上“谢幕”。
华东旅游咨询电话请拨打:82520545或拨打400-000-0411!
华东旅游线路请登录东来旅游网:http://www.dlot.com.cn/line/huadong/